中國汽車已經(jīng)不能沒有華為?|車市大變局(三)

  12月19日,一般意義上較為繁忙的年底,車企老大們卻能聚在一起,聯(lián)合搞場直播。

 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,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尹同躍,北汽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建勇以及江汽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項興初。

  這些人,聚集到了海南三亞,在“央視三大名嘴”的主持下,搞了一場名為“在一起,鴻蒙智行”的直播活動。

中國汽車已經(jīng)不能沒有華為?|車市大變局(三)(圖1)

  在經(jīng)歷了2023年上半年的低谷之后,隨著新問界M7的發(fā)布,華為的鴻蒙智行開始起勢,今年更是進入了爆發(fā)期。華為車BU的全年營收增長了約4倍,并且出貨量也實現(xiàn)了約7倍的增長;“四界”聚齊,朋友圈也加速擴容。就連余承東都成為今年的網(wǎng)紅,滿滿都是意氣風發(fā)之態(tài)。

  “華為要么不進入,一旦進入一個領域,就要成為這個領域的王者?!痹谌A為2018年消費者業(yè)務CEO新年致辭中,余承東在題為《做智慧互聯(lián)時代的王者,踏上屬于我們的崛起之路》的致辭中如此說道。

  不僅在消費電子領域,在汽車領域,2024年的華為,也做到了,而且坐穩(wěn)了。

  就在前兩年,車企還對華為“唯恐避之不及”。上汽的“靈魂論”經(jīng)典詠流傳,廣汽也抱怨道華為不受控。余承東仿佛也“認命”了,2023年,他還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(2023)上坦言華為車BU的困境?!拔祦?、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有自己的追求,我相信基于市值等原因,他們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選擇華為。傳統(tǒng)的車企當中,如果怕失去‘靈魂’的,也不會選我們。”

中國汽車已經(jīng)不能沒有華為?|車市大變局(三)(圖2)

  今年11月,廣汽集團總經(jīng)理馮興亞公開表示:廣汽和華為的合作,是戰(zhàn)略性的全方位合作,一直沒有動搖過。

  有大肆宣揚加持的。比如嵐圖,今年4月官宣全面擁抱華為,全新嵐圖夢想家的含“華”量大幅提升,其搭載了華為鴻蒙座艙和乾崑3.0智駕系統(tǒng),成為同級唯一坐擁華為智艙+智駕的新能源MPV。新款上市之后的銷量表現(xiàn)可是突飛猛進,比如最近的10月份和11月份兩個月單月銷量都達到了7000臺以上。

  有“不得已而為之”的。長安掌門人朱華榮不止一次暗諷余承東,“是領先就領先,但是要適當一點”“這個行業(yè)怎么這么糟糕,幾十萬的車非要說上千萬!”。

  但長安系還是要和華為合作。今年8月,長安汽車旗下阿維塔正式成為華為旗下子公司引望智能技術(shù)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,占股10%,長安成為首家投資引望的汽車企業(yè)。長安系的深藍不斷提升“含華量”,深藍S07上首次引入了華為的乾崑智駕系統(tǒng),成為20萬以內(nèi)唯一搭載華為智駕系統(tǒng)的科技新主流SUV?!白笫衷龀?右手華為”,成為今年深藍,最顯著的標簽。

  即使是豪華品牌,也在今年開始出現(xiàn)華為的身影,自2018年奧迪和華為宣布在智能化領域達成合作后,雙方在隨后的時間里并未公開更進一步的動作。直至六年后,奧迪Q6L e-tron/Q6L Sportback e-tron搭載了華為智駕。奧迪在中國市場選擇華為,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銷量提升,同時顯示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重視。

  從這個角度看,如今車企加大“含華量”不僅僅是技術(shù)層面的合作,更是品牌合作,大家都希望借助華為的品牌溢價,為自身產(chǎn)品賦予更多的附加值。

  更現(xiàn)實的是,以問界為代表的華為智駕在車圈威名遠揚,選擇華為,就意味搭載了先進可靠的智能駕駛。

  同行給的壓力是最大的,畢竟不卷是不可能的,誰也不想在這波智能汽車的浪潮中掉隊,淪為被時代淘汰的失敗者。

  2024年,集華為頂尖技術(shù)于一身的尊界S800讓江淮再度成為行業(yè)焦點,在發(fā)布會上,江淮項興初對華為不吝溢美之辭,并且喊出了這樣的口號。

  在廣州車展上只有“邀請制”才能親眼看到的尊界S800,預售價高達100萬-150萬。沖擊邁巴赫、保時捷甚至勞斯萊斯壟斷的市場地位。在公布預售價后,尊界迅速拿下了超過2000輛的訂單。

  隨著尊界的發(fā)布,華為湊齊四“界”覆蓋了SUV、轎車、行政轎車以及大型轎車市場,共同構(gòu)成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矩陣——向上攪動百萬豪車市場,向下顛覆新勢力的格局。

中國汽車已經(jīng)不能沒有華為?|車市大變局(三)(圖3)

  在四界中,享界對標的是BBA的高端市場,定價40萬級的旗艦行政轎車S9就是奔著“56E”(寶馬5系、奧迪A6、奔馳E級)去的。

  不過準確來說,純電和燃油車并不是一個賽道的。高端純電轎車是非常難啃的一個市場,享界S9要做的,就是要在傳統(tǒng)豪華燃油車所定義的范疇里做出足夠的差異化和競爭力。

  享界S9長度和寬度更是超過了奔馳E級,去掉了燃油車因放置傳動軸對中間座位的影響,零百加速可以做到3.9秒,擁有百萬豪車的加速度。當“空間”和“動力”這兩塊豪華拼圖被降級之后,長期被BBA統(tǒng)治的豪華轎車市場也就被硬生生地撕出了一道口子。目前,享界S9已然14周蟬聯(lián)40萬級純電轎車銷量第一。

  問界,現(xiàn)在可以說是理想最大的“死敵”,現(xiàn)在這個觀點基本達成了共識——理想汽車真正的最強對手,從來不是小鵬和蔚來,而是華為的問界。

  今年,理想作為基本盤的增程式L系列車型銷量,在問界持續(xù)不斷的沖擊下穩(wěn)住增長水平愈發(fā)困難。問界M7系列,在今年累計銷量超過了17萬輛,成為2024年前11月新勢力車型銷量冠軍,超過了排名第二的理想L6。問界新M7實現(xiàn)了銷量迅猛增長,甚至有很大機會拿下2024年新勢力最強銷冠。

  作為定位與價位接近的兩款車型,問界M9也在一定程度上瓜分了理想L9 的潛在市場,問界M9自2024年2月上市以來,銷量從2月的5251輛增長至11月的16409輛,增幅高達212%。相比之下,理想L9的銷量從1月的8762輛下降至11月的6112輛,降幅約為30%。

中國汽車已經(jīng)不能沒有華為?|車市大變局(三)(圖4)

  余承東曾表示,小米SU7一出來,他就去試駕了。智界作為運動型車系的目標很明確,就是要在一次次配置改款中狙擊小米和特斯拉。

  小米SU7剛上市就月銷2萬,華為二線在性能、續(xù)航、充電上可謂與小米SU7不分伯仲,比如在加速方面,小米SU7的高低配分別為5.28秒和2.78秒破百,不甘落后的智界S7也做到了5.4秒和3.3秒。甚至智界S7還要截胡小米SU7,用小米SU7訂單買智界S7可減5000元。

  在智界新S7上,奇瑞也給出了最大力度的支持,尹同躍甚至表示:我們哪怕讓出奇瑞的產(chǎn)能也要確保智界的交付。尹同躍還表示,跟著華為走肯定成功,跟著余承東肯定成功,他還希望余承東可以改名為“余成功”。

  這樣的支持,或許就是為什么華為在25萬~150萬區(qū)間,能夠全面阻擊的最大原因。

  12月26日,鴻蒙智行宣布,問界M9上市一年累計大定突破200000臺,穩(wěn)坐50萬以上車型銷量冠軍。余承東轉(zhuǎn)發(fā)該微博并表示,問界M9對得起那四個字。

  這是余承東形容尊界S800的詞匯。余承東表示,明年2月,華為將舉辦尊界技術(shù)溝通會,進一步揭秘尊界S800的技術(shù)。bwin必贏官網(wǎng)入口

  2025年,尊界S800將會正式發(fā)布,鴻蒙智行將會繼續(xù)提速,銷售超過10款車,包括:問界M5、M7、M8、M9;享界S9增加增程動力版本,車型分加長版、旅行版;智界S7、R7以及尊界旗下第二款車型。

  華為四界的車型算是按部就班的工作量,與合作伙伴能有什么彩蛋,才是大家最關心的。

  有消息稱,華為車BU計劃在2025年1月1日正式并入引望,預計規(guī)模達到數(shù)千人。目前部分華為車BU的員工已經(jīng)轉(zhuǎn)職至引望,從2025年起,他們的薪資發(fā)放和社保主體公司都將變?yōu)橐?

中國汽車已經(jīng)不能沒有華為?|車市大變局(三)(圖5)

  這意味著,華為汽車業(yè)務在徹底獨立后,可以綁定更多的車企,迅速將市場做大。因為獨立之后,華為原則上不從事與目標公司業(yè)務范圍相競爭的業(yè)務,其他汽車制造商亦能夠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其中,成為股東,再也不存在“靈魂論”的爭議。

  目前,賽力斯和阿維塔已經(jīng)入股仰望,不乏其他車企也向外透露了入股引望的意愿或進行了相關回應。例如,今年3月,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尤崢在接受媒體采訪曾表示,正聯(lián)合一汽集團積極推進參股華為車BU事宜。

  11月底,廣汽集團與華為簽署深化合作協(xié)議,雙方采用“華為智能化+廣汽智造”深度合作新模式,攜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。廣汽集團將在傳祺、埃安和昊鉑之外,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。

  從出席簽約人員來看,華為派出的代表是向來支持HI路線的徐直軍,廣汽方面也表示并非和華為共同打造“第五界”。

  宣稱“智駕第一”的長城汽車,將借助華為在云服務、AI、智能聯(lián)接與交互等方面的領先技術(shù),在“營銷市場洞察、廣告公域投放、用戶互動交流、售后服務、用車服務、市場生態(tài)服務”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。

  從合作基因、生態(tài)集成與集聚,到超級用戶模型,行業(yè)在華為身上看到了全新的汽車制造方法論。隨著行業(yè)的入局,華為將無限接近自己的目標——成為智能車時代的博世。